“你说什么,朱家掘了他朱英祖坟?”
凉国公府,听着亲信的汇报,蓝玉都忍不住惊讶起来。
“是啊,国公爷。”
“不过奇怪的是,那朱英毫无反应,祖坟被刨了,他居然只敢将父母棺木搬回祖宅,然后找了一个风水先生,这两日给他父母找墓地呢!”
蓝玉十分失望,忍不住摇头。
“这朱英怎么就没热血上涌,砍了那些掘他祖坟的家伙呢,这也好意思说是武人?”
“若是换了我,那些家伙尸体都已经凉了。”
“国公爷,接下来怎么办,任由这朱家继续闹下去吗,要是被有心人知道了,恐怕我们也不好做。”
蓝玉什么人。
他冷笑一声,狂妄道:“怕什么,一个小小的朱英罢了,难不成陛下还会因为他杀了我不成!”
“你去知会一声那个什么朱成,告诉他,整得这朱英越惨越好,最好是求生不能,求死不得,敢在我蓝玉面前给人出风头,找死!”
亲信本想劝蓝玉收敛些,这里毕竟是皇城,可听到蓝玉的话,也只能闭嘴了。
很快,朱成就收到了蓝玉的知会。
其中允诺了大量好处给他。
听得朱成都有些飘飘然来。
的确,朱成是读书人,科举是他重要的上升渠道,可若是再搭上凉国公这条线,他日后成就,不说封侯拜爵,朝中二品大员,他自问还是能做到的。
于是。
关于朱英杀宗亲长辈牲畜,仗势欺压族中长老,家缠万贯又不愿帮助宗族等等消息,在国子监传开了。
谣言嘛!
总归是只传自己想要传出的消息,对于他们自己如何打压朱英一房,朱家又是如何的冷漠无情,那是只字不提。
能进国子监的,都是家境殷实,背后有家族支撑的公子哥,对于这样的人,他们最为反感。
“朱兄,这等宵小之人,你家中没有法子可以惩治他吗?”
“难啊!”
朱成叹息起来。
“上一次,族中父老倒是告了他一状,官司先打到江宁县,输了,再打到应天府,还是输了。”
大家都是聪明人,听着朱成的话,明显能察觉出不对,众人一思索,便有人问道:“他背后何人,竟然可以干涉国法,放纵小人?”
朱成深深叹息,有些不愿意说,还是在众人的催促下,这才无奈道:“中山王府。”
众人都是一惊,可随后便是嗤笑。
这些人背后可都是公爵大臣,哪怕是中山王府,他们也不怕,和朱成交好的一名太学生愤然道:“朱兄,纵然是中山王府,也不可目无王法,我们有大义傍身,怕他做什么!”
“不若我们联名上书,敦促应天府秉公执法,相信如此一来,应天府也不敢罔顾民意,颠倒黑白!”
“对啊!”
“此事可!”
众人你一句我一句,便取来笔墨,拼凑起了请愿书。
再加上有心人运作,只是一日,这请愿书便呈递到了朱元璋这里来。
自从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,朱元璋便将他带在身边,让他处理政事了,突然地看到这篇请愿书,朱允炆读过之后,不由得义愤填膺,向朱元璋打起小报告来。
“皇爷爷,这世上居然有如此可恶之人,不敬长辈,不尊礼法,家族已因为他的恶行状告应天府,就连国子监的太学生们都联名请愿了!”
“哦?”
朱元璋有了几分小好奇,带着几分意外,将这份请愿书拿过来看了看。
“这种小事儿,居然捅到了御前?”
朱元璋摇摇头,显得几分嗤笑。
朱允炆依旧气愤。
“皇爷爷,这可不是小事,您说过,宗法不存,社稷安在,这样的人若是日后成了大明官员,天下危也,孙儿觉得,应该予以严惩,并将之抄报天下,以正教化。”
朱元璋淡淡一笑,摸了摸朱允炆的脑袋道:“孙儿,上次咱对你说的,你都忘了吗?”
“天子,掌天下之事,驾下文武,各有所司。”
“如果这样的小事儿都需要天子过问,那应天府衙门是做什么吃的,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吧,如果连这点小事儿都处理不好,这应天府尹,也不用干下去了。”
朱允炆并没有听懂朱元璋话里的深意,但他知道,皇爷爷做下的决定,是不会改的。
“是,皇爷爷。”
朱允炆恭声道。
从朱元璋手里拿回请愿书,朱允炆只批下了三个字:知道了。
朱允炆哪里能看出朱元璋此刻无比生气。
这样一件小事儿,居然都捅到了御前来,这说明什么?
它背后有推手。
国子监的太学生?
一群被利用的热血少年罢了。
真正的推手,绝不是他们。
朱家?
更不可能。
他们没有那么大的能量。
朱元璋渐渐眯起了眼。
心里暗道:“真当我朱元璋老了,什么妖魔鬼怪都敢出来蹦跶了,咱倒要看看,你们能折腾到什么地步!”
一双眼中,闪过无比凌厉的杀气。
...
“唔,背后是蓝玉撺掇吗?”
看着蒋瓛递上来的卷宗,朱元璋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,蓝玉他已经安抚住了,若是再用叶升的案子对蓝玉动手,勋贵们恐怕都会不服。
可眼下。
蓝玉却主动来送了。
“如此狂妄跋扈,甚至还妄图大街上杀我皇孙,这蓝玉...”
朱元璋皱着眉头道。
“陛下,要不要...”
蒋瓛听出了朱元璋话里的深意,上前一步,有些意动道。
锦衣卫已经很久没动刀了,单单是一个叶升案,不足以让百官记起他们锦衣卫的可怕。
“也好,敲打敲打吧。”
朱元璋点头。
蒋瓛笑了。
进了锦衣卫的诏狱,还没有人能活着走出来!
....
应天府衙门。
王大人脸色十分不好看。
朱英和朱赟等人,再度对簿公堂。
朱英一旁,有中山王府的人,还有燕王府的人,甚至还有锦衣卫暗中打扮。
朱赟这边,则是朱成等一应国子监的太学生们。
他哪边都不敢得罪。
如今想的,只有息事宁人,各回各家,各找各妈。
程序没变,还是升堂那一套。
在举证之时。
朱成走了进来,大谈朱英犯下的诸多过错。
王大人听得眉头紧皱,问道:“那你朱家是如何处置的?”
朱成凌厉道:“如此不仁不义,不忠不孝之辈,自然是逐出宗族,其父母教子无方,一同逐出,迁出祖坟!”
王大人看着朱成。
“这些事儿已经做了吗?”
朱成傲然道:“那是自然,我朱家已经清出族规,严惩不贷。”
“既然都已经做了,那你们还来做什么,还有别的事儿吗?”
“退下吧!”
王大人一挥手,便是退堂。